血緣從來都不是愛的保證,有時候反而是種詛咒

人生初次真正認識收出養這件事,是從六人行來的

Monica 跟 Chandler 確定無法生育後,就開始討論收養。當然這段有很多政治不正確的笑點,包括嘲笑出養人搞不清楚自己怎麼懷孕、搞不清楚自己有幾個小孩等嘲弄的梗,這些當然如今看來不合時宜,但很喜歡戲裡一些橋段的呈現,這部看了至少有五次的劇很多時候影響了我的立場

當出養人發現 Monica 跟 Chandler 欺騙自己時,問他們說「如果是你,會把自己的寶貝給欺騙你的人嗎?」這邊原文的用字是 baby,字幕通常翻嬰兒,但我覺得用寶貝其實比較符合這個質問的原意。是啊,即使決定出養,那還是他的寶貝,他重視未來孩子會跟怎樣的家庭一起成長是可以理解的

戲裡也把收養過程每一個階段會審核這件事詳細呈現出來(當然還是有這類喜劇常見的荒誕吐槽點),收出養不是有些人想像中隨隨便便就完成的事情,會有很多社工的審核機制,台灣目前的做法可參考沈伯洋的訪問

六人行第十季已經是 2004 年的事情了,有些人的大腦資訊量甚至不如二十年前的喜劇,還在幻想收養是什麼妖魔鬼怪。但一切其實就是有一些有餘裕也有意願的人想要小孩、剛好他們因為各種原因不便生育,另外有一些人能生但不便養,所以由國家機制來進行協助。「自然」生育還沒經過資格審查咧...

有健康的環境和支持,讓評估自身條件並不適合/不想要養育的懷孕女性可以有讓更適合養小孩的人來養小孩的可能,個人覺得是健康且值得鼓勵的事情。當然前提是對墮胎也要友善、健康教育缺口要補上,在這些前提下,讓已經懷孕的女性有更多選擇是好事

強加「懷了就要養、不養就是不負責任」的價值觀在懷孕女性身上,對他們跟即將到來的孩子都不見得公平

血緣從來都不是愛的保證,有時候反而是種詛咒,生了真的不見得會愛也不見得一定要愛,或是愛的方式也不見得對孩子最好。愛很複雜,任何一個這年頭還願意在台灣養孩子的人我都只有無比敬佩

希望這個世界隨著時代往前,慢慢對「正常」的定義範圍可以更大一點,對人的想像、家庭組成的想像,也可以更多元一點

(原文發表於(原文發表於 facebook

Previous
Previous

網路反串不好笑、講冒犯人的話當成梗不該鼓勵

Next
Next

別怪文組辜負你,是你從來沒為自己的人生好好做過打算